职工心声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 > 职工心声

评定“金蓝领”“用得上”才是硬道理

时间:2016-04-13

“十三五”期间浙江将着力培养百万“金蓝领”,且“金蓝领”待遇将达到年收入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,有特殊贡献者还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——这是《工人日报》记者日前从浙江省人社厅了解到的消息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“金蓝领”的评定并不单纯以证书作为标准,而是将技能人才评价权下放给企业,可由企业自行设置评价标准、自行认定。也就是说,选出来的“金蓝领”必须是企业“用得上”的技术能手。(3月28日工人日报)

时下,面临蓝领短缺,评比“金蓝领”的新闻屡见不鲜。但浙江评比“金蓝领”的评定并不单纯以证书作为标准,而是将技能人才评价权下放给企业,可由企业自行设置评价标准、自行认定。选出来的“金蓝领”必须是企业“用得上”的技术能手——打破片面的证书门槛,更注重人才的实用性、企业的需求性,正所谓“用得上”才是“硬道理”。浙江之举求真务实,可资借鉴,值得效仿。

实践出人才,实干出业绩。宁允展、齐嵩宇、李万君……诸如此类高级人才,皆为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大国工匠。但不可否认,“以证书论人才”成为制约技能人才成长的瓶颈:很多职工虽身怀绝技却因学历高不高、证书不多、职称不够等因素,被拒之人才大门之外。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能力的一种外在凭证,但即便拥有了资格证书,也未必意味着具有了相应的职业能力。对“金蓝领”的评价以“用得上”作为最终标准,讲求实效、重视实干,将“以证书论人才”一言以蔽之。

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是形成正确评价导向、激发创造活力的关键所在。评价机制是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保障。人才发展,离不开政策层面的保驾护航。好的政策,有利于培养、吸引、用好人才;没有好的政策,育才、聚才、用才就得不到保证。最近,中央印发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》提出,坚持德才兼备,注重凭能力、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,克服唯学历、唯职称、唯论文等倾向。这对技工人才成长无疑是利好消息。

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人才是第一资源。建立起以政治、品德、知识、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人才科学评价标准,敞开大门、不拘一格,推崇“用得上”、摒弃“证书论”,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,让“金蓝领”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
来源《吉林工人报》刊登日期2016年4月5日